主页 > 观世界之趋势 >

上市两年后的中国物流企业们现在怎么样了?
时间:2019-05-13 15:55       来源:文 | 本刊编辑部
【导语】6,038.4亿元人民币,这是2018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总量,同比增长21.8%,相比于2017全年的24.1%增长率几乎持平,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507.1亿件包裹,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平平无奇”的数字。

前无古人的中国快递市场

从整体看,中国快递市场包裹规模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之最,中国快递企业的成长也令人侧目,但是与国际快递业巨头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除了包裹量,无论是从市值、收入、盈利和本国市场占有率等各方面均落后于国际巨头。以市值为例,一度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的顺丰控股曾被与FedEx相比较,但是从目前来看,截止2019年1月24日收盘,FedEx市值为454.48亿美元(以当天汇率结算为3,045亿元人民币左右),顺丰控股为1,371.44亿元人民币,其余中国快递企业中中通最高为136.1亿美元(以当天汇率结算为899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余均未超过100亿美元规模,更不用与达到了874亿美元规模的UPS相比了!

市场占有率方面,2017年美国市场上UPS、USPS、FedEx三家独大,各自分别占有39%、31%、2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市场截止到2018年,亦未出现单家超过20%的企业。除去上市“七雄”,虽然受到的关注度(京东物流除外)不如其他上市企业,但第二梯队们依旧在努力拼搏中,例如委身于苏宁的天天快递,近来名声大噪的跨越速运,以及一直闻名于消费者人群的京东物流、苏宁物流、优速快递、安能快递、品骏快递等。下文我们将分别来看,上市两年后中国物流企业们的境遇。

顺丰火力全开领跑行业

       顺丰目前依旧把持着中国快递企业的龙头,且相当长一段时间没人能够超越。自上市以来,顺丰开展业务可谓是火力全开,冷链、医药、重货,以及一直在开展但效果不佳的电商业务,顺丰坚持在各个领域打造自己的服务体系标准。而2018年10月顺丰以55亿元人民币收购DPDHL,更是表明了其在供应链服务的野心,这亦是其他中国快递快运企业们目前无法达到的高度。就目前来看,为了保证服务和品质,顺丰不太可能进行降价策略,尽管其他几大快递企业均展开了涨价策略,但是相比之下顺丰的单价仍然较高,因此顺丰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将维持不变,加上京东物流等口碑极佳的企业开始社会化,顺丰想要保证领头羊身位还在于战略布局。

 


 

电商业务屡遭挫折

 

 当然,顺丰亦有自己的烦心事,最大的烦心事来源于电商业务。自决定进军电商业务以来,顺丰优选(顺丰旗下电商平台)已更换7位CEO,甚至电商业务的惨淡业绩影响了顺丰控股的财报表现。在外部竞争压力明显的情况下,顺丰电商业务想要博出位,恐怕更多地要在垂直领域下功夫,例如生鲜领域,凭借顺丰自身在冷链服务的优势,以出色的服务质量打动消费者,或许能够重新回到强势竞争者行列。另一方面则是“快递柜”业务。与菜鸟的争端仅过去一年多时间,争端的载体“快递柜”市场却已经由“三足鼎立”变为了“楚汉争霸”,尤其是“通达系”纷纷撤资丰巢,倒向菜鸟驿站,有可能导致顺丰在这领域竞争的不利。

解决痼疾,奋力拼抢的“三通一达”们

 

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们面临的问题基本相似且较为突出,中在服务与价格问题。一方面,属于“加盟制”的“三通一达”们对于服务质量的控制不如“直营制”的顺丰有力,因此各地区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也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另一方面,早年的低价竞争策略终于开始对企业产生了“反噬”,在各项成本攀升的基础下,快递企业们甚至一度走入了“涨价死、不涨价等死”的死局。

 

果断解决“痼疾”

 不过上市以来,得到充足资本的“三通一达”们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相当干脆果断。针对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三通一达”们通过回收重要加盟店,改“加盟制”为“加盟+直营制”,同时配合有效的奖惩机制,来规范和鼓励各环节的工作人员保证服务水平。此外,在获得更多资本之后,“三通一达”们会大量投入硬件设备,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以2018年5、6、7连续三月的中国快递企业投诉数量统计为例,5月份消费者关于快递服务的有效申诉为6,733件、6月为4,688件、7月为4,530件。价格方面,中通快递和韵达快递率先作出涨价声明,而从市场表现来看,涨价后的中通、韵达并未受到负面影响,反而中通、韵达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场前两位企业。

 

同质化竞争严重

 还有就是“三通一达”们所面临的同质化竞争问题。上市之初,“三通一达”们基本都开启了“大包裹”战略向快运跨界。依靠十多年来快递业务积累的客户群,其庞大的快运业务成为了“三通一达”们第一个转型的方向。以中通快运为例,上线仅5个月,就开通了25省市,1,800多个加盟网点,拥有了300条干线运输,客户包含了制造业、电商等多个领域,日处理量达到了3,000吨,而中通的目标是5万平方米的仓库一天处理5,000吨货物。快递企业开展快运业务,除了寻找新利润点,更多的是为了打造生态圈。
 

 

 

除此之外,国际业务、冷链、电商等领域各企业均有涉及,尤其是国际业务方面,亦成为了“三通一达”们的竞争焦点。随着跨境电商的崛起,国际快递业务需求也开始上涨。不过从业务占比来看,国际业务比例仍是偏低。

仍将持续的去电商化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去电商化”。电商件比例过高一直是“三通一达”们的心头之患,除了电商件盈利低以外,更重要的是货源控制在电商平台手中,而且电商快递愈发成熟,快递企业们将更容易受制于人。因此,进军快运、冷链,或者自行开展电商业务,都是为了摆脱比例过大的电商件。不过就目前整体市场状况而言,电商件依然占据了整体包裹量的绝大部分并且逐年上升,而且“三通一达”们的业务增速也依靠电商驱动,更重要的是,庞大的包裹体量也并非电商快递们能够自行消化,因此“三通一达”们对于电商用户来说仍然非常重要。

另辟蹊径的非“三通一达”们

 

更名“快递”德邦发力“大件”

 

 作为中国第一个自主IPO登陆A股的物流企业,亦是作为中国快运业龙头的德邦,终于在上市半年后更名为“德邦快递”,使之“大件快递”更加名副其实。其实德邦进军快递业务意图明显,早已是菜鸟体系下第一家快运企业,凭借自身在快运市场的顶级表现,德邦推出“大件快递”是水到渠成。有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大件快递将有望成为“千亿级”市场,随着2017年顺丰重货业务取得了79.9%的增长和百世的快运业务同比增长98.1%等,这对于德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刺激和挑战。因此德邦的战略可谓相当清晰,“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并将它做得更好。例如力推大件快递3~60kg产品,提供“上至40kg,100%免费上楼”和“上至60kg,包接包送”等服务,提供一体化的大件快递解决方案等等。
 

百世以“供应链”服务用户

 

 百世尽管是唯一一家亏损的上市企业,但从其财报来看,亏损也在不断收窄,据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百世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6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8.6%,集团盈利水平显著提升,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在本季度首次转正,经调整的EBITDA达到0.42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亏损则大幅缩窄72.3%至0.56亿元人民币。作为阿里最重要的物流投资之一,百世的崛起在意料之中,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百世在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占比已经达到了10.8%,仅次于中通、韵达、圆通。不同于其他企业,百世上市之初便以“供应链”服务为主,如百世云仓、百世优送、百世云配,以及其他的服务如百世快运和百世快递等。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尤其电商平台对于“又快又好”的配送要求,云仓业务将受到热捧,也为百世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未上市企业们努力生存

 

天天快递成为

智慧零售关键组成

 上市企业们在竞争角力的同时,未上市企业们同样不敢放慢自己的步伐,尤其是逐步上升的行业集中度,正在逐步压缩未上市企业们的生存空间。一直谋求上市的天天快递最后委身于苏宁,据2018年苏宁易购半年报中公布,天天快递2018上半年(截至2018年6月30日)收入增长率为26%~29%。而且,苏宁对于天天快递的发展战略相当清晰,2018年2月天天快递召开的全国网络大会上,苏宁物流常务副总裁、天天快递总裁姚凯宣布,2018年苏宁物流将为天天快递设立15亿元人民币专项服务奖励基金,用于激励天天全网服务能力的提升,并定下未来三年的小目标:实现有质量的规模化发展,日均单量突破2,000万,其中快递业务达到1,200万单,仓配服务达到500万单,同城等新业务冲刺300万单。由此可见,依靠苏宁的天天快递并虽落后于第一梯队,但也不再急于谋求上市壮大。对于天天快递而言,与苏宁物流一同完成苏宁智慧零售下的物流布局更为重要,前景也更为光明。

 

“一夜崛起”的跨越速运

2018年年头,一股紫色潮流开始在公路、大街、小巷中穿流,成立于2007年的跨越速运一下子从籍籍无名变成了物流界的红人,甚至在“双十一”期间,顶住涨价压力,以出色的服务完成了“物流大考”。甚至有内业人士称,跨越速运的崛起,让上市的第一集团们倍感压力,尤其是极高的物流时效如跨省8小时送达服务,让顺丰在内的一些企业在部分地区确实感受到了压力。此外,跨越速运其他服务如24小时上门取件、24小时客服热线等,也表明了跨越速运对消费者的用心,以及对市场竞争的态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跨越速运仍将维持黑马的姿态,继续冲击这片红海。

 

重新调整航道的安能

 而以快递杀入战局的安能快递相比之下,并未能够获得更大的战果。快递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并不是每一个入局者都有能力脱颖而出,以快运业务起家的安能,在网络布局、网点建设等方面相对落后于其他知名快递企业,也导致了服务能力相对欠缺。对此,安能快递在2018年10月份宣布将重点发展大件快递,并成立独立运营的安锐速运,据了解,安锐速运的定价介于快递和快运之间,并特别强调了从起网运营开始就采取包仓策略,同时在整个2019年3月还将免收加盟商包仓费,给予新加盟商充足的让利,这样的战略和战术下,安能快递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尤其是大件快递市场被普遍看好的情况下。

 

低调稳进的EMS

 

 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唯一的国家队,也是中国最早开创快递业的企业,一直走在中国快递行业创新的前列,包括从1994年开始实现邮件网上追踪查询,2004年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夜航公司并推出一、二线城市次晨达、次日递业务,2005年开展国际快递业务等等,EMS一直是低调而实力强大。甚至对于目前的智能物流建设,EMS同样不遗余力,包括启用AGV分拣设备、建设全国云仓等等。尽管快递市场厮杀激烈,不过EMS并未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冲击。


(文章来源于《现代物流》杂志)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破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重载型堆垛机赋能铝业智能化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