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智能物流 >

【特别企划】专注先行者和领航者角色,华章智能以穿梭机器人系统为物流赋能——专访华章智能总经理 王祖锦博士
时间:2025-07-14 10:20       来源:文|本刊编辑部

——专访华章智能总经理 王祖锦博士

华章智能总经理 王祖锦博士

华章智能20年的发展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物流在物料搬运的效率变革。

 

01全栈SHUTTLE解决方案提供商——华章智能

 

在中国物流穿梭车技术领域,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形容华章智能并不过分。尽管华章智能一直以低调的姿态深耕客户行业,但作为成功研发中国第一台穿梭机器人的科技企业,在市场初期其一举一动本身就容易被行业内外观察和解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花齐放的市场和百家争鸣的格局分散了行业内外的注意力,于是标签化的评价开始成为行业内外快速认知企业的抓手,“固有印象”由此诞生。对于华章智能而言,自始至终就只做一件事、扮演一个角色——全栈SHUTTLE解决方案提供商。

 

02智能制造引领需求增长

 

这份专注力,让华章智能拥有了更独特的视角,从而可以根据各产业所处的不同发展周期,洞悉客户需求所在。在谈及过去一年客户市场的发展,华章智能总经理王祖锦博士直言“需求更加旺盛”。显然这与大部分市场的认知不符,在电商、零售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对于物流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投资趋向收紧,以流通行业为主要应用场景的料箱多穿技术“预冷”才更符合预期。

▲ 多穿立库全景

 


那么需求来自哪里?——智能制造。王祖锦解释道,随着家电制造、汽车制造业、半导体、电气制造等产业先后步入高速发展周期,企业对于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层面的投入也倾注了巨大的资源。因此早在数年前,华章智能已经开始布局,并且先后服务了均胜电子、联合汽车电子、佛吉亚等客户,2024年更进一步为广汽丰田、奥迪、东风实现了场内物流仓储智能化的升级改造。

 

零售与制造业的差异性

 

零售与制造业在订单模式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零售流通的随机性与制造生产的计划性是截然不同的。从系统层面来看,制造业的订单需要从ERP、MES等上位系统出发,一直下达至位于各个产线的线边库子系统。由此,客户需求主要集中在:第一,消除各个子系统的“壁垒”,将物料主仓工单备料、搬运配送、线边缓存排序等流程无缝连接,实现一体化;第二,系统能够快速响应订单需求,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送达正确的产线环节;第三,如何高效地利用场地,并提升线边库存的周转率。

 

“综合而言,如何通过一套快速响应的体系,从而满足智能制造的柔性化、精益化需求。”王祖锦郑重地说道,“早期部分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囿于技术水平等因素仍然存在诸多痛点,因此在如今物流技术百花齐放且日益成熟的环境下,这些需求开始迸发。”

 

03客户市场与华章智能的双向重新认知

 

华章智能为这些需求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抓手”和“载体”——载具。相比于流通业,智能制造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以标准化的载具和容器为基础,从而构建自动化存储和周转体系。在这点上,与华章智能的“载具基因”是高度契合的。

 

“这既是一个华章智能不断重新认识客户市场的过程,也是客户市场不断重新认识华章智能的过程。”王祖锦郑重地说道,“在过去的20年间,我们始终专注于穿梭车技术,定位于智能仓储解决方案。而且,从近年来物流技术的发展脉络来看,例如AMR、CTU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同时托盘穿梭技术在密集存储和整托拆零领域已经获得了客户市场的认可。意味着以载具为核心的物流技术重要性越来越高,更加证明了我们判断的准确性。”

 

淡然面对市场压力与竞争

 

物流装备市场的格局也在不断重塑。客户囿于成本压力,导致了物流装备企业的利润不断承压,同时也加剧了物流装备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华章智能的态度倒十分淡然,企业经营本身就是一个承压的过程,而智能制造和智能仓储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本就建立在应用方对于“降本增效”的基础之上,作为智能物流技术的供应方,也应该在随着应用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下形成自己的规模效应,有条件地优化产品和提升供应链效率以及降低应用成本。

 

“华章智能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克服低毛利时代的各项挑战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王祖锦认真地说道,“我们也会不断地从单机和解决方案等各个角度,从客户的立场来帮助客户以更优的成本满足需求。”

 

04华章智能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

 

自2007年华章智能在山西新华物流自动化项目中,实施了中国国内首个料箱多穿货到人系统以来,华章智能以穿梭机器人系列产品和技术为核心,针对仓储物流各个环节构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对存储、拣选、缓存、分类等多个作业环节和行业需求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解决方案,尤其在高难度的拆零拣选环节,不断创新。

 

目前,华章智能已经打造了料箱级穿梭机器人系统、托盘级穿梭机器人系统、物流软件系列、配套工作站系列等核心产品。其中料箱级穿梭机器人系统包括两向标准箱式穿梭机器人SLS300系列、两向变尺寸箱式穿梭SLS400系列、四向箱式穿梭机器人SLS600、缓存分拣穿梭机器人SLS500等;托盘级穿梭机器人系统包括低温托盘机器人FPSS1500B、常温托盘四向穿梭FPSS1500A等;物流软件系列主要以华章OPS软件、华章WCS软件等为核心产品;配套工作站系列包括了货到机器人拣选站GTR200、单层拣选站PSS105、双层拣选站PSD310等。通过这些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华章智能打造了货到人和货到机器人拣选站解决方案。

 

“这些不同系列的软硬件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例如近几年电商出库流量已经发展到了数十万单的级别,在仓储密度、拣选效率等方面需求都已不可同日而语,需要针对细分场景来提供具体策略,或采取多区平行拣选,或采取多波次组合拣选等,华章智能打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就是为了实现这些不同拣选方式。”王祖锦补充道。

 

05“因地制宜”更显技术和服务能力

 

当然,作为穿梭车技术专家,华章智能对不同技术的适应性十分透彻,因此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给出更合理的方案。王祖锦坦率地表示,仓储设施的规模是选择物流技术的关键影响因子,相同面积下不同层高下各类物流技术的优势各不相同,例如在10~20米的高度,穿梭车技术优势最大;而下降到5~10米,穿梭车技术仍然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业流量也是客户影响选择的关键,流量越高,穿梭车技术的不可替代性越高,相反空间矮、流量低,穿梭车技术面临其它技术的竞争也就越大。

 

“此外,客户一定要关注调度效率。”王祖锦强调道,“相比于完全靠机器人和系统自主调度的方式,穿梭车系统在调度效率与场地面积和高度的相关性呈现了线性,意味着从5米到20米甚至28米都能实现规划的效率。”

 

这样的特点使得穿梭车技术十分适用于智能制造的线边仓储场景。相比于传统制造,智能制造在建筑设施的利用率上更加“精打细算”,穿梭车技术完全可以胜任多楼层和总高度达数十米的仓储需求。例如通过一座贯穿于各楼层之间的穿梭车立体库,可以实现从原材料、中间制品、零部件、成品在各个楼层和生产车间内的快速流通,相比于通过电梯与叉车结合的方式更加高效。“当然,上述情况更多存在新建设施内,对于老旧设施的改造我们也能够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上海龙华医院航头分院现场,我们就为其交付了一座仅有6米高的料箱式穿梭车立体库,为其实现了高效的院内SPD物流。”王祖锦继续道,“实际上除了零售流通和智能制造领域,在医药流通领域华章智能也交付了众多标杆项目。”

 

06创新需要从技术和场景同步展开

 

不局限于仓储效率还在于提升客户运营水平

 

另一方面,华章智能对于穿梭车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为客户解决密集存储和拆零拣选的层面。在华章智能看来,客户所关注的投资回报率除了直接的成本营收对比,另一层含义在于运营水平的提升,而这也是华章智能希望通过穿梭车技术为客户实现的另一个重要价值——重塑和优化客户的组织和运营流程。“智能制造升级的显性表现是各项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内在基础是各种组织和流程的再造。”王祖锦直言道,“因此我们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不仅在于直接提升单个环节的效率,更在于整体运营水平的提升。”

 

按照排产计划进行订单拣选是制造业常见的需求之一,在智能制造场景下,更高的“齐套率”是保证生产高效的基础,同时柔性化生产也是智能制造的典型特点,这意味着线边仓储要及时根据生产订单的变化响应物料需求,对此华章智能创新地提出了“线边缓存排序”功能,既能满足缓存集货的需求,也能应对生产订单的变化,从而降低配送频率提升进而更好地匹配生产节奏。“例如我们为制造业场景研发的上存下取的缓存排序模式,在电气、汽车、家电等制造工厂进行了大量的应用,为客户实现了从总仓到不同车间线边仓的智能化跃迁,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王祖锦自豪地说道。

 

这也是华章智能对待创新的态度。一方面,华章智能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也会针对客户场景的需求,在解决方案层面让硬件实现更多的功能,从而实现单体效率和整体运营的同步提升。

 

作为物流技术专家,王祖锦对穿梭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十分乐观,多层穿梭车技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是客户市场的主流选择之一。在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后,既有客户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包括华章智能在内的众多科技企业的赋能。“君子慎独”,华章智能始终坚持脚踏实地,不断创新,坚持把多层穿梭车立库系统产品做好,与广大的系统集成商伙伴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各类场景的解决方案,为中国智造贡献着自己的能量。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5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兼容性强、结构优化的目标追求----锋馥助力某澳洲品牌打造码垛系统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