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如何支撑食品饮料企业的前端营销运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对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进行公示,名单里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其中,食品行业企业品牌数量多达38个,比例超过1/3。这意味着中国食品饮料行业近年来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中国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7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5%。其中,饮料行业增长尤为迅速,特别是包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饮料等细分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与潜力。
从《2024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榜单来看,酒类企业在数量上位居榜首,其中7家跻身top20。饮料类企业有17家,同比增加3家,显示出该品类市场的扩张趋势。乳品、调味品等品类也各有一定数量企业上榜,休闲食品、粮油、速冻食品等品类同样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消费趋势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正深刻影响着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走向。当下,“新健康”已成为国民食品饮料消费的新关键词,人们的需求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吃出健康”。在饮品领域,有报告显示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已达401.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815.6亿元人民币。其中,电解质、浓缩果蔬汁/纯果蔬汁/纯果汁销售额增长迅猛,含乳饮料、饮用水等成为爆品集中的品类。
行业竞争格局方面,各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式提升竞争力。头部企业凭借品牌优势、规模效应和研发实力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如伊利稳居行业第二,食品业绩1,244.61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其液奶、奶粉及奶制品、冷饮等业务均有出色表现,还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蒙牛以986.24亿元人民币的营收重回榜三,在多个细分领域持续发力。

政策层面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5年2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明确提出加强食品等重点领域质量与品牌建设,推动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场景发展,为食品饮料行业创造更稳定的增长环境。
广告营销带动后端供应链升级
在食品饮料行业的高度竞争下,通过生动个性的内容输出,如跨品类合作、IP联名结合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进一步放大产品的上市声量,加深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记忆与认同。
作为日常消费频率高、即时性需求强的产品,尽管食品饮料购买方式依然以线下为主,但从品牌营销方式来看,通过建立线下实体店以及线上各渠道广告宣传的比例几乎各占一半,这两种方式都具有一定的推广效果。同时,这也意味着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成为主流。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取更大利润,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购物需求,积极布局全渠道的同时,还需构建具备柔性生产、数据预测和快速响应能力的一体化供应链。
企业背后的供应链物流机制
智能化管理重塑食品产业链
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文简称:益海嘉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截至目前,益海嘉里拥有员工超3万人,在全国拥有80个已投产生产基地,100多家生产型企业,并新建多个生产基地。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益海嘉里引入了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对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的全链条进行优化。
在物流配送阶段,益海嘉里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跟踪货物运输状态,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并通过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益海嘉里在重庆的公司二期工程竣工后,依托智能化改造,其数字化生产车间实现从入库到出库的全线智能化管控,9层车间仅需6人便可操作全线流程,将企业运营成本降低18%,生产效率提升12%,能源利用率提高9%。

此外,益海嘉里与顺丰合作打造了杭州央厨物流园区,构建了全产业链综合园区模式。园区主体建筑为五层坡道仓库,第一、二层是益海嘉里内部业务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负责米面油等产品的存储与分拣;第三层服务于外部客户,涵盖食品、快消、餐饮等多个行业的知名企业;第四层为冷库,存储肉、蔬菜等需冷链保存的商品;第五层设立中央厨房,进行各类食品的加工生产。仓库采用京东密集型货架和四向穿梭车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配备先进的WMS/WCS系统,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和全流程追溯。
以自动化保障高品质之路
在竞争激烈的冰淇淋市场中,八喜凭借在供应链和物流端的一系列有效举措,稳稳占据一席之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冰淇淋的需求。八喜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机制,与全球优质原料供应商紧密合作。为获取顶级奶源,八喜与国内多个大型牧场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在巧克力、坚果等其他原料采购上,也坚持从产地直采,直接把控源头质量。
在生产环节,八喜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稳定性。其工厂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从原料调配、混合搅拌到灌装成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每一支冰淇淋的品质一致性。仓储方面,八喜根据产品特性建设了专业的低温仓储设施,精准控制温度在-25℃以下,保证产品的口感和品质不受影响。同时,利用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对库存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实现高效的库存周转,避免产品积压或缺货情况发生。
为确保产品新鲜送达消费者手中,八喜还构建了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与专业冷链物流企业深度合作,采用冷藏车进行运输,车辆配备先进的温控设备和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车辆位置,确保运输全程温度稳定。

打造高效供应链提升产能
元气森林自2019年起,先后在安徽、广东、天津、湖北、四川和江苏兴建工厂,总投资达72.5亿元人民币,总产能达65亿瓶饮料。这种布局基于饮料供应链存在运输半径的特点,多点分布生产基地,降低了运输和渠道铺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在肇庆项目中,元气森林携手哥伦布打造三层立库,并配备33台第五代四向穿梭车。该项目出库作业量可达200托/小时,目前仓库业务量日均2,000多托,最大效率达280托/时,仓库空间从6,000多个货位提升至一倍以上,实现24小时不停作业。
此外,元气森林还引入蓝幸scatlas软件对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升级,实施精细化的全国一盘棋仓库网络规划,科学调整存货策略,在达到服务时效要求的同时最小化供应链端到端成本。
趋势:科技与绿色并行
从上述企业的一些技术做法中不难得出,食品饮料行业亦正积极拥抱AI、大数据、自动化等先进技术,以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例如,健力宝的“5G+智慧工厂”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互通,每一瓶饮料的生产过程都有数据可依,通过大数据处理分析,有效指导生产经营,推动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
针对数据的有效运用亦能够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对原材料采购、生产、仓储、物流和配送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库存,避免出现断货或积压的情况;优化运输路线,提高物流效率;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
除了技术优化,如今不少食品饮料企业还注重自身的绿色发展。一些企业引入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实现绿色化发展。例如,雀巢在黑龙江双城的牧场致力于打造净零排放样板牧场,开展减碳试验,引领行业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4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